睡觉的小熊 2011-01-20 14:16:21, - , -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2.5%到2009年达到6.5%。2010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80亿元,同比增长5.4%,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座曾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文化产业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跻身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近年来以2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文化立市”战略的推动下,深圳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的先锋城市。而今,在文化强市的建设中,深圳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在关注着——
关注1 提升文博会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总成交额达到了3800亿元,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地位。在文化强市的建设中,我市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博会的发展,代表和委员们也提出了建议。
市政协提出《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深圳文化强市建设的建议案》,在十大举措中有一条专门针对文博会的建议——提升“文博会”的办会水平,使之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产业博览大会。
如何提升办会的水平和影响力呢?该建议案提出,一是创新文博会办会模式,逐步由政府主办过渡到由政府主导,以民间、企业和专业机构承办为主,最终实现办展的国际化。二是居安思危,根据文化产业细分化的趋势,努力做专、做精每一个分类文化产业,提升深圳文博会专业化水平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注重文博会的实际性价值效益,延伸展会之后的成果转化和效益提升。
关注2 擦亮“设计之都”的品牌
2008年12月,深圳荣膺“设计之都”国际头衔,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该网络第16名成员,也成为中国首个加入该网络的城市。 “设计之都”这一国际头衔,标志着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前,深圳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水平,进一步擦亮“设计之都”的品牌?
市政协《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深圳文化强市建设的建议案》提出,应进一步确立深圳“设计之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推进文化产业走向高端化、国际化。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机构开展的活动,加强创意城市合作交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方面合作,主导建立一个供全球创意城市交流互动的数字平台。加快推动建设创意产业园和设计基地,形成集研发、设计、展示、培训、交流、服务、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核心区域,力争深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设计研发创新中心、孵化培育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设计成果转化中心。发动民间力量举办各类“创意成果展”、“设计展”活动,形成全民创意范围。举办国际性论坛和大赛,促进深圳设计与世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注3 推动文化产业出口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深圳可以有何创新之举?市政协委员袁明提出《关于以电子信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出口,提升电子信息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案》。
他建议,市政府牵头,联合以报业、广电、发行三大文化集团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和深圳的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及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或论坛,研究解决科技带动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项目和问题,促进企业交流和科技文化产业联盟,全力推动科技企业和文化企业战略合作。政府搭建科技文化产业资产管理平台、投融资平台、资本运作平台和大项目经营平台,为参与科技文化产业的相关龙头企业提供高额授信额度;建设多个一流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实现集约、规模、高效的支撑和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结合;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包含多种元素在内的世界级文化科技产业园区,迅速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有效聚合深圳科技和文化企业在创意、技术、平台、业务、运营、服务的产业力量。
|